logo
logo
logo
logo
logo
logo
logo
logo
logo
幫你規劃你的韓國之旅

台韓飲食/用餐文化差異

台韓飲食文化大不同!餐廳內用沒免洗筷?為何喝冰水?小菜續加是因為民族性?

Jeongyeong Yeo
3 years ago
台韓飲食/用餐文化差異

哈囉,大家好,我們是由韓國人告訴你每日最新韓國資訊的Creatrip


#韓國文化#台韓飲食
#飲食差異#文化不同

大家說到韓國的飲食文化,第一個想到的可能只有「泡菜」跟「小菜很多」這兩點吧?


但這是吃的部份的文化,究竟跟飲食相關的文化語其他習俗,台灣跟韓國有什麼差別呢?小編整理了台韓飲食文化差異點,給大家看看,有哪一項是你不知道的呢?


🤞🏻 Creatrip Youtube上線囉

點我追蹤我們的instagram
instagram.com/creatrip.tw

🎈點我看旅韓必備網卡/票券/一日遊折扣



台韓飲食文化差異

以碗就口?以口就碗?

Close-up of a person eating with a spoon, showcasing Korean dining etiquette of bowl-to-mouth eating style.


大家從小就被教育「以碗就口」,但韓國人的這項飲食習慣可是恰恰相反,而是「以口就碗」。


早期韓國社會風情認為把碗捧起來吃的樣子,就像乞丐或是窮人,但到現代來說,年輕人大多不太在意這點,只要方便就好,不過整體來說都還是遵循著不把碗捧起來的這點吃飯。




扁筷或厚重餐具

Korean dining utensils including flat chopsticks and a spoon, commonly found in Korean dining culture.


韓國餐桌上令人深刻的特點,便是獨有的扁筷與種類、數量繁多的厚重餐具。這也是許多人來韓國吃飯時,最不習慣的一點,認為操作起來不是那麼習慣,或吃起來太過於麻煩,其實這也和韓國的歷史發展有關係哦。


Traditional Korean table setting with various dishes in metal bowls on a wooden table.


韓國傳統房屋的廚房與飯廳分開,吃飯時是把飯菜放在小桌子上,端到其他地方去吃,筷子若為圓柱體,容易在移動過程中滾落,形狀就改良成扁平的長條;至於材質為何都是不鏽鋼?因為木筷容易滋生細菌,而韓國法規也禁止餐廳提供免洗筷,因此在韓國內用只有不鏽鋼筷能使用。


另外,韓國人不管吃什麼,只要餐具上桌就一定是湯匙跟筷子成套。就算你只吃拌麵、沒有湯,99%的韓國人也都會把湯匙準備好(其實就是習慣而已)。




小菜無限吃到飽

Assortment of Korean side dishes, known as 'banchan,' served in small bowls.


大家知道為何韓國小菜吃到飽、可無限續加嗎?這也是台灣與韓國飲食文化差異中,差別最大的一點。


小菜無限續加的來由眾說紛紜,但大多數人的說法,都是認為戰後時期,許多人出外打拼,在家裡或餐廳即使吃了一碗飯,可能還是會有點餓,但又不可能再點一碗飯,就以小菜續盤取代。


多數父母與店家也希望能用這樣簡單的小菜,給打拼的年輕人填飽肚子。這種「飯沒辦法續、小菜可以續」的情感文化也成為韓國人歷史發展中,最重要的一環。

👉韓國小菜文化



春夏秋冬只有冰水

Illustration of a man drinking from a cup, representing Korean culture of serving cold water year-round.


大家來韓國時,是否注意過即使外面下著大雪,進去餐廳時,店員也一樣只會送上冰水?


雖然各位可能認為冰水對身體不好,但對韓國人來說其實沒有那麼在意。提供冰水的原因有二,一是冰水可降低食物辣度,二是從前製冰、存冰技術不易,要招待遠方到來的客人,就一定要拿出最珍貴的冰水,以解辛勞。

👉韓國女性如何減緩經痛?



桌上普遍有服務鈴

Table with built-in service bell, highlighting the convenience of service bells in Korean restaurants.


在韓國用餐,想叫店員又不敢開口,或者店內太忙,自己的聲音太小時,餐桌上的服務鈴就很好用,會立刻顯示你的桌號在工作人員看得到的顯示器,代表你需要服務。


但由於這種服務鈴是比較大型、連鎖的餐廳才會有,下次用餐時,不妨先聽聽店裡面有沒有響起鈴聲吧。




相親相愛的共食文化

Korean communal dining with a large pot filled with various ingredients, demonstrating Korea's 'shared food' culture.


對有口水病的人來說,來到韓國不太能吃的食物有三種,分別為탕(湯類)、찌개(燉鍋類)與전골(煮鍋類)。


對韓國人來說,只要大家一起用餐就是相親相愛,這類共食文化普及到就算是不熟的同事聚餐,也還是會在泡菜鍋、部隊鍋、馬鈴薯湯等大型鍋物,或是一小鍋餐前湯、大醬湯等上桌時,直接用自己的湯匙撈湯來喝。


Korean communal meal with multiple dishes, depicting Korea's cultural tradition of group dining.




坐在地上用餐(地席)

Traditional Korean seating arrangement involving sitting on the floor, known as 'jisok' or 'floor seating.'


部分商家會有的特殊位置,就是需要脫鞋入座的座席(例如東大門的陳玉華)。


通常在傳統美食餐廳都會有這種脫鞋用餐空間,部分咖啡廳或KTV也會有這種坐席位。但為什麼呢?有人說其實餐廳是想營造出在家用餐的輕鬆感,也有一說是韓國古早房屋建築中,沒有另外的飯廳,而是大家這樣坐在一起吃飯。

👉韓國的座席文化



每餐都可以喝酒

Celebration with drinks at a Korean meal, showcasing the common practice of drinking with meals.


在韓國,只要一群人用餐很容易就會隨手點酒來喝,就算是中餐也有可能,對韓國人來說,酒精可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呢。另外,與韓國人喝酒時也需要遵守以下禮儀,這也是台灣與韓國相差非常多的飲食文化:


Korean drinking etiquette with men at a restaurant politely using traditional drinking practices.


  • 不能幫自己倒酒

如果自己的酒杯空了,千萬不要自己倒酒,和你一起喝酒的韓國人通常會注意到你酒杯空了而主動斟滿,若沒發現的話,可稍微作勢要拿酒瓶,吸引韓國人注意,他就會幫你倒了。


如果是自己倒酒給自己,雖然不算沒有禮貌,但坐在你附近的韓國人會覺得是「自己沒有禮貌」,沒有照顧到你的感覺。





  • 不要對著長輩喝酒

在韓國如果你是晚輩,最有禮貌的喝酒方式,就是在喝的時候把頭側過去,如果是正對著新認識的人或長輩喝酒,這樣可是非常沒有禮貌哦。


Group of people raising glasses for a toast, illustrating Korean cultural practice of toasting during gatherings.


  • 不一定要(全)乾?

在韓國,基本上不太需要擔心乾杯時,一定要把手上那杯酒全乾。如果自己不太會喝,只要小口小口喝就好,永遠都不會有人再幫你補酒,就不用擔心自己會喝掛了。





  • 喝酒前先搖一下酒瓶

這個習慣只限於燒酒。韓國人把燒酒開瓶前,都會把燒酒搖一下,讓瓶中產生漩渦,認為這樣會讓可能放了一段時間的燒酒重新混和,喝起來味道會比較好。





  • 倒酒時一定要拿著酒杯

如果是別人倒酒給你時,你一定要托著酒杯,這樣才有禮貌。


相對的,對方幫你倒完酒後,你也應該要幫他補滿酒。另外,若市長輩幫你倒酒,請務必「雙手拿著酒杯」,但對方如果是一般朋友或晚輩,單手就可以了。同理來說,當你替長輩倒酒時,也需要兩隻手拿著酒倒哦。

👉韓國人的酒文化



以上是小編介紹的台韓飲食文化差異,不知道大家來韓國旅遊,吃遍美食的時候有沒有發現這些差異呢。如果想跟韓國人交朋友,或是和韓國人一同用餐時,注意這些用餐習慣會讓你更如魚得水。


各位親估們,我們下次見。


🤞🏻 Creatrip Youtube上線囉

點我追蹤我們的instagram
instagram.com/creatrip.tw

🎈點我看旅韓必備網卡/票券/一日遊折扣






近期熱門點擊

來學習這篇文章相關的韓語表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