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囉,大家好,我們是由韓國人告訴你每日最新韓國資訊的Creatrip。
#韓國改良食品#甜點
今天小編想和大家介紹幾款,原本是外國的餐點,但傳進韓國後,經過當地人的改良、賦予滿滿的韓國樣貌,也成為新的商品。
這些美食、甜點不僅在韓國本地非常流行,甚至也吸引了許多外國遊客來嚐鮮,就讓我們一起看看有哪些吧?
✨點我追蹤我們的instagram
instagram.com/creatrip.tw
韓國化的外國食品
1. 韓式馬卡龍(뚱카롱)
來源:G밸리뉴스
與原版法式馬卡龍相比,韓式馬卡龍的內餡非常厚實,外面還會放上餅乾、巧克力等裝飾,圓圓胖胖的模樣,因此又被稱為「胖卡龍」。
雖然在韓國,無法確定這樣的「胖卡龍」風潮是誰首創?但可愛、巨大的模樣經過韓國甜點商人們不斷創新後,除了在SNS上標記「胖卡龍」一詞,加深大眾印象,也引發了各大咖啡廳、烘焙坊的模仿潮,推出類似甜點吸引目光。
來源:내외뉴스통신
法國糕點師傅也評價韓國「胖卡龍」具有創新和獨特性,還能品嚐到包著冰淇淋、水果等各種口味,是原版馬卡龍不曾出現的樣貌。
據說,「胖卡龍」在韓國如此受歡迎有兩個原因。
第一,在購買商品時,韓國人認為CP值很重要,富有飽足感、外觀又可愛的胖卡龍非常受歡迎;其次,許多人會在SNS上曬出漂亮照片分享日常,可愛的「胖卡龍」設計和鮮豔色彩,相當符合韓國人對照片的美感。
韓國化的外國食品
2. 可頌鬆餅(크로플)
可頌鬆餅與韓式胖卡龍一樣,將海外甜點引進後,加以改良而創出的新甜點。
大家應該知道,烤製的可頌麵包質地相當酥脆,而可頌鬆餅是將麵團放入鬆餅機烘烤而成的甜點,雖然是鬆餅,但又有可頌的口感。自從2018年,首爾某間咖啡館首先推出這道甜點後,它的人氣就水漲船高,現在於很多咖啡廳裡都可以輕鬆找到。
韓國化的外國食品
3. 年糕蛋糕(떡케이크)
來源:Acrofan
「年糕蛋糕」顧名思義就是年糕和蛋糕的組合,把韓國的傳統年糕取代柔軟的蛋糕基底,原有的奶油裝飾,則以黃豆粉年糕、各色年糕取代(在2010年代則流行以玫瑰作裝飾)。
因為比起蛋糕,年糕吃起來相對健康,因此年糕蛋糕也成為重要場合的禮物之一,例如許多韓國人會在生日、母親節或父母生日時,送上年糕蛋糕作為心意。
另外,還有將白米蒸糕重新塑造成可愛的人物造型的小型年糕、配上黃豆粉拿鐵、黃豆粉鬆餅等甜點,豐富的模樣相當吸引人。
大家看了這種,透過現代方式重新詮釋韓國傳統飲食的甜點,是不是也想要試試看呢?
韓國化的外國食品
4. 艾草、黑芝麻甜品
來源:MBN뉴스
原本艾草和黑芝麻等食材,只有在韓國的傳統飲食中比較常見到。
但近幾年來,不少咖啡廳都會把這兩個產品加入拿鐵、蛋糕、冰淇淋等甜品裡面。艾草和黑芝麻的甜味,比起一般人工化合物更加健康,而且濃郁的香氣更無人能敵,成為標榜健康的飲食指標之一。
韓國化的外國食品
5. 馬鈴薯熱狗(감자 핫도그)
來源:ASIAA
加拿大常見的有名小吃「玉米熱狗(Corn dog )」,傳至韓國後改良成為韓國版本稱之為「Kogo」。
和一般的熱狗、麵包組成的大亨堡形式不同,韓國熱狗還會加馬鈴薯粒在外面,吃的時候有多層口感。另外,搭配不同醬汁或餡料一起吃,例如起司、魷魚墨汁、辣醬等,增添了熱狗豐富的色彩。
韓國化的外國食品
6. 調味炸雞(양념치킨)
炸雞被喻為韓國人的靈魂食物,但比起原味,韓國人更愛調味炸雞(洋釀、韓醬炸雞)呢。
80年代,從美國南部傳入的傳統炸雞中,加入韓國人喜歡吃的辣醬和甜醬調味而成,這也是韓式炸雞的起源。現在除了紅通通的辣味之外,還出了醬油、大蒜、蜂蜜等多種口味,不僅韓國人最愛,也成為外國旅客訪問韓國必吃的美食之一。
韓國化的外國食品
7. 軍隊漢堡(군대리아)
來源:한국경제
軍隊漢堡在韓文中的名字為「군대리아」,由軍隊(군대)和Lotteria(롯데리아)組成,也是Lotteria 2020年推出熱議的餐點之一。
軍隊漢堡其實是韓國Lotteria,仿效軍隊飲食文化做出的DIY漢堡套餐。如圖所示,麵包、肉餅和配料分別分佈在盤子上,恰如軍隊供餐時的樣子……不過該餐點的評價因人而異,大部分的男生都說看到這份餐點,就想起當兵時期。
來源:이투데이
這個菜單的獨特之處,在於它不僅是DIY漢堡,還特別加入了草莓醬或葡萄醬作為醬料,獨特的配方和超高討論度,也讓它受到許多關注。
不過很可惜的是,Lotteria現在已經沒有出產這個套餐,不知道之後軍事文化再興盛時,會不會又重新上市呢?
韓國化的外國食品
8. 杯裝披薩(컵피자)
INSTAGRAM:D.D__DO__
隨著韓國獨居人口增加,在家也能吃到的簡單餐點日益流行。韓國食品企業「不倒翁(오뚜기)」推出了用微波爐加熱兩分鐘後,即可食用的「杯裝披薩」。
2017年首次推出時,銷售成績相當亮眼,因為在韓國,使用微波爐的比例比烤箱更多,加上這款商品強調不需要烤箱,而且一人份也相當好解決,受到許多人的喜愛。
韓國化的外國食品
10. 中華料理(중화요리)
最後一個韓國化的外國食品,就是大家都知道的「中華料理」,其中的炸醬麵,更是韓國化到面貌全面的中華飲食之一。
在20世紀初期,來到仁川的中國人將一般的中式炸醬麵傳入,但後來為了節省成本、找出更符合韓國人味道的炸醬,發現了帶有甜味的黑色焦糖醬相當適合,也成為韓式炸醬麵的起源。
另一項韓國化的中華料理美食則是「糖醋肉」,和大家認知中的糖醋排骨、鍋包肉不太一樣,韓式糖醋肉以細長的無骨肉條為主,分為沾醬、淋醬派的吃法,各有擁戴者;另外,其他如辣海鮮湯、炒飯等等中華美食,都在韓國以全新的樣貌誕生了。
今天和大家介紹了許多在韓國,以嶄新樣貌重新詮釋的外國餐點,在全球化的現代,各國文化互相流通時自然也會順應當地面貌而有所改變,成為更加吸引人的味道。小編也期待在未來,能看到越來越多的特色美食,豐富眾人的味蕾。
歡迎和小編分享你最喜歡的餐點,那我們下次見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