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韓國泡菜正名「辛奇」

不能再叫泡菜?Kimchi 正名「辛奇」政府文宣強制改譯名,韓劇翻譯會如何?

Yeong
3 years ago

哈囉,大家好,我們是由韓國人告訴你每日最新韓國資訊的Creatrip


#韓國泡菜
#正名#辛奇

說到泡菜,大家會覺得是哪一國的食物呢?是帶有鮮豔紅色、口感香辣的白菜泡菜,還是一般蔬菜類型的醃製物呢?一直以來,白菜泡菜一直是韓國最具代表性的食物,但隨著中國將四川泡菜申請國際認證,名稱的「泡菜」與韓國泡菜譯名一樣,引發了韓國與中國網友的爭執。


泡菜最早的名稱是沉菜(침채),取其沉入水中醃製的樣貌,當時是以醃製蘿蔔為主。再往前推,中國也有類似醃製物以「葅(저)」為名,並在三國時期傳入朝鮮半島。



在朝鮮歷史上,最早出現的文字記載的「鹽漬」,為高麗時期李奎報編纂的《東國李相國集》記載:「蘿蔔乾適合夏天食用,用鹽醃製的蘿蔔則在冬天變成小菜。」從這裡就可以看出當初已有冬藏鹽漬的概念,當時泡菜主流仍以蘿蔔為主,是直到近代,朝鮮半島的主流醃製泡菜才以白菜泡菜為主。


韓文的「김치(Kimchi)」正是這類蔬菜醃製物的名稱,而在華人地區則主要翻譯為「泡菜」,為了不把一般的醃製物,與韓式醃製類泡菜名稱搞混,韓國於2013年推動泡菜正名,同時為了表現食品的特質,取名為「辛奇(신치)」,擬在中國、台灣、香港等地註冊商標。


由於「辛奇」一詞對中文使用者來說仍相對陌生,2014年時,韓國國立國語院再把「辛奇」改回原使用之「泡菜」。


四川泡菜

但如同剛剛所述,去年起引發的韓中兩國「泡菜」之爭,雖然在國際認證上,並沒有把韓國以辣醬、沉瓮醃製的泡菜,與中國四川醃製泡菜的類型混為一談,但兩國網友與媒體偏頗性的報導,仍引發了不少討論。


日前(07月22日),韓國文化體育觀光部表示,《公共用語外語翻譯及標記指南》修正案開始施行。為了國民對正確用語翻譯的關注,同時突出韓國文化的固有性,進行了翻譯與標記。



由於韓國的「Kimchi」被翻譯成中國醃製食物「泡菜(Paocai)」一事引發爭議,在修正案中也刪除了過往中作為「Kimchi」中文固定翻譯與標的之「泡菜」名稱,由於中文中並沒有「기(Ki)」與「김(Kim)」發音之文字,因此透過分析中文約4,000多種發音、八種方言,以及徵求駐中國大使館與專家意見後,決定採用「辛奇(신치)」一詞。


據了解,「辛奇」的發音與「Kimchi」類似,而中文字義也能表現「又辣(辛)又神奇(奇)」的意思,因此被選定為表示「Kimchi」的最佳中文翻譯。


考量到食品業與民間,不斷要求以「辛奇」作為韓式泡菜的正確譯名,以明確區分韓式泡菜與中式泡菜的明確差異,從而讓世人理解韓國固有飲食的樣貌。



這波更改將全面適用於韓國政府、地方自治團體製作的文宣、紀錄等等,未來若是公家機關在製作海外宣傳內容時,需要把「Kimchi」翻譯成「辛奇」而非泡菜;但民間部門、泡菜公司與餐飲界則可根據情況不同,不一定強制適用「辛奇」之名。


消息一出,也引發華人界的討論,其中讓不少人感到衝擊的,莫過於「泡菜」一詞再也不適用常聽見的「韓式Kimchi」,日後指稱「辛奇」才是正確說法,而韓劇、韓國電影、外媒新聞等翻譯,會如何處理泡菜和辛奇,也備受關注。


除了泡菜之外,本次修改訓令也擴大了音域範圍(指按照韓語發音進行翻譯),例如血腸、牛血先前翻譯為「Blood Sausage」與「Blood Cake」,可能造成不理解韓式文化的外國人厭惡或排斥敢,因此這波修改中,也將血腸、牛血英文正名為韓文音譯的「순대(Sundae)」與「선지(Senji)」。



韓國農林水產食品部食品產業政策室長金仁中(김인중 音譯)表示,透過修改訓令,減少「辛奇(Kimchi)」與「泡菜(Paocai)」之間的混亂,期待未來廣泛使用「辛奇」固有的標記名稱,提高辛奇的世界地位。


🤞🏻 Creatrip Youtube上線囉

點我追蹤我們的instagram
instagram.com/creatrip.tw

🎈點我看旅韓必備網卡/票券/一日遊折扣

近期熱門點擊

近期熱門點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