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書生/科舉文化
韓國大學考試後天登場!看過去歷史,韓國古代也有科舉制度?怎樣才能當狀元?
哈囉,大家好,我們是由韓國人告訴你每日最新韓國資訊的Creatrip。
#韓國文化#科舉
#歷史#狀元#書院
對大家來說,對韓國歷史的考究似乎多數都只從韓劇出發,雖然比較講究的韓國古裝劇,會把當代的服飾、文化背景清楚講述,但多數人的目光焦點仍放在帥氣、美麗的男女主角身上,一些比較深層的文化背景,似乎就無法有過多涉獵。
小編今天的韓國歷史篇,要帶大家一睹韓國歷史中,那些高高在上的大臣與書生,究竟要怎樣才能抵達這個階級?而當時的讀書環境是如何?這些人有去「進京趕考」嗎?當時是否又有科舉呢?一起看下去吧。
✨點我追蹤我們的instagram
instagram.com/creatrip.tw
韓國科舉的由來
韓國第一次科舉
高麗時代光宗9年(西元958年),朝鮮半島首次舉行科舉(과거),晚了當時隋朝隋文帝(西元587年)約400年。但不管時間早晚,科舉制度的建立是透過儒教經典,選拔官吏協助君王掌權,不管是當時的隋朝還是高麗都一樣,科舉制度都是君王為了壓制貴族勢力,而實施起中央集權的官僚體制。
如同剛剛提到的,高麗光宗時期舉辦科舉的契機,是透過自中國後周入籍高麗的「雙冀(쌍기)」的建議,舉辦科舉,並成為韓國歷史上流傳千年的選拔制度。
科舉之前怎麼決定官職?
其實早在新羅時代開始,舊品制度難以維持政權,因此在新羅中後期起,眾人開始謀求新的統治體制(專制王權),但為了大統與正當性,採用重視忠孝的實踐階級倫理「儒教」治國,西元520年(新羅法興王7年間)也出現了所謂「17官等(17관등)」的官位制度,但這卻與身分制度的「骨品制(골품제)」並行。
簡單來說,最高的1等至9等為「湌(ㄘㄢ / 찬)」官階,而其中的1至5等職位只能由代表出身的骨品制中「聖骨(성골)」擔任,通常都是親王、靠近王權的政治核心;次要的6至9等為「六頭品(6두품)」擔任。
比起個人的能力,先天家庭出身更為重要,低位者就算能力再好,也無法高攀,高位者在正統上也不願意低就,一切如上圖那樣,服裝顏色與所屬物都有所規定。
至於5頭品只能擔任10、11等的「麻(마)」職位;4頭品則是至17等前的大舍(대사)、舍知(사지)、吉士(길사)、大屋(대오)、小烏(소오)與造位(조위)等職。
在新羅文武王14年(西元674年),廢除相關規定之前,一律都是中央貴族任職於17官等。這顯示在新羅社會中,一般平民是絕對不可能有機會進入王朝替君王效力,也是後來高麗光宗為防貴族與君王奪權,舉辦科舉制度將身邊腐爛的權力拔除。
為何會出現科舉制度?
受到身分限制,聖骨之下的六頭品等知識分子,與君王串連,對抗著執著於權威的真骨貴族,透過制定外交文件、醫學、律學等見解,在王朝裡司職,成為君王的政治建議者,起到了相當重要的作用。
在這樣的氛圍下,新羅新文王2年(西元682年)間設立「國學(국학)」,西元788年(新羅元聖王4年)設立讀書三品科(독서삼품과),可說是最早國家的教育機構之一,培養儒教經典官吏,一般都是由六頭品的子弟入學,並透過考試,確認日後可以進入官職。
不過守舊派的聖骨們,對六頭品這樣維護王權的作法表示反對,阻礙國學與讀書三品科的發展,因此在新羅晚期,許多六品頭的弟子都會選擇去中原唐朝留學。
最後,骨品制崩潰,新羅王朝瓦解,地方勢力混亂角逐政權,大致上來說是文化(儒教)後退的時代。
因此在高麗王朝初期,那些貴族們與六品頭出身的子弟們都不敢出聲,是直到高麗君王為鞏固王權,廢除舊品制度,希望透過科舉篩選人才進入朝政,也是與新羅時代六品頭子弟們商議後,不希望文化再次倒退數百年而有的結果。
科舉制度舉行後分成文試與武試,前者把文臣編入王朝的官僚體制、後者取代王權中心的武裝貴族,在高宗開創科舉制度後,正式開啟高麗至朝鮮時代綿延千年的儒教治國。
韓國科舉考什麼
科舉制度的流程
透過後周入籍高麗的「雙冀」建議,開始了科舉制度,起初程序較為簡單,但隨著高麗王朝基礎的建立、官僚體制的完善,韓國的科舉制度也分成「預備考試」以及「最終考試」。
1004年(高麗穆宗7年)宣布,把被稱為東堂監試(동당감시)的禮部試,分成初場、中場、終場等三個考試,稱為「三場連拳法(삼장연권법)」,有時攸關王權,甚至還有第四場「覆試(복시)」。
1024年(高麗顯宗15年)間,類似於今日的地方市長、立委的「界首官(계수관)」,開始審核通過地方考試的「鄉貢(향공)」人數*備註,需要先行篩選,才能送到首爾的國子監(국자감)考試,合格後才能正式參加禮部考試(예부시)。
在1031年(高麗德宗元年),德宗宣布在正式的禮部考試前,所有人都要參加預備考試的「國子監試(국자감시)」,又稱為成均試(성균시)或南省試(남성시) 。
參加的人之間除了有普通考生,或選拔出來的優異人才,甚至是通過界首官(地方考試)的鄉貢,只要通過,就可以參加正式考試,並獲得「進士(진사)」稱號,享受特別的待遇。
備註:鄉貢沒有去學校,為自力通過地方考試
考科舉要念什麼?錄取多少人?
韓國科舉制度上,主要是考詩(시)、賦(부)、頌(송)、策(책)等製述業(제술업),以及尚書(상서)、周易(주역)、毛詩(모시)、春秋(춘추)、禮記(예기)等明經業(명경업),稱為「兩大業」。其他被稱為雜業(잡업)的明法業(명법업)、明算業(명산업)、明書業(명서업)、醫業(의업)以及地理業(지리업)就比較沒有被重視。
不過明經業的地位與製述業也不同,製述業更受到重視(因為高麗時代比起經學,更崇尚漢唐儒學),一次約錄取30人,而明經業則是3至4人,甚至長期缺額。
另外,根據文獻記載,韓國科舉大約是兩年舉行一次,因此推算高麗、朝鮮歷年來的及第者多達6,700人以上。
韓國科舉的變化
平民能靠科舉翻身?
許多人想到科舉,其實都會覺得過去那時,窮人家的小孩會為了爭取翻身機會而讀書,但基本上是不太可能的(畢竟窮人不是只有吃不飽,而是餓死或沒有下一餐之間二選一)。
雖然從應試規則來看,製述業與明經業並沒有針對良人(平民 / 양인)有應試限制。但在文宗(西元1450至1452年)記載中,卻限制富豪以上的孫子或兒子才能參加這兩個考試。雜業雖然人人都可以參加,確限定部分階級、職業後代參與,也造成貴族、文臣的勢力勾結,形成一個新的死結。
只有文科的科舉嗎?
大家說到科舉,雖然都會想說是文科及第,但其實也有武科科舉,專門篩選海內外體格精良、武藝高超的年輕人。
不過高麗時代時主重文臣選拔,是為科舉制度的缺陷。而在高麗睿宗時期(1105至1122年)間於國子監新設立七齋(7재),其中的武學齋(무학재)教授武術,並透過考試選拔,錄取國家的武將,以應對逐漸增重的外患。
武學齋被受到嚮往文人主義的大臣反對,20多年後廢除,最後才於高麗恭讓王2年(西元1390年)再次設立,但隨即高麗王朝滅亡,朝鮮時代才順著這樣的政策,開始了武術科舉的時代。
韓國科舉排名
狀元指稱高麗王朝、朝鮮時代參加科舉,於最高等級「甲科(갑과)」中通過三場考試,獲得第一名的人,也可以稱作首席。
而根據應試結果、成績排名,及第者可以分成甲科(갑과)、乙科(을과)、丙科(병과)以及一般進士(진사),但基本上只要參加考試,不管有沒有獲得最高的狀元頭銜,只要是進士以上就可以獲得士大夫的禮遇。
而這些人在同年考上狀元,就會組成「同年會(동년회)」,並且跟之前的及第者組成「龍頭會(용두회)」,其實就很類似於我們現在的校友會、同學會之類的概念。
至於官位呢,也不會像以前看的中國古裝劇一樣,考上狀元變成駙馬爺,做皇帝的女婿,通常是在直接任職文臣。無官品者就從六品職開始,原本就有官品者則升官四品。
以上是韓國書生、科舉制度的相關知識,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比較清楚一點了呢?而韓劇《成均館緋聞》中所講述的書生環境,其實就是朝鮮時代的正祖時期,他們就讀的成均館發生的一切,這樣子介紹完,大家應該會清楚一點了吧?
如果有想要知道的其他韓國知識,也歡迎留言跟小編說一聲哦。各位親估們,我們下次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