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大家好,我哋係由韓國人每日提供最新韓國旅行資訊嘅Creatrip。
大家平時多唔多買名牌呢?屋企有幾多名牌手袋?有幾多對名牌波鞋呢?以前喺韓國,名牌、奢侈品會被認為係有經濟能力,年紀有返咁上下嘅人,或者係成功人士嘅專利。 最近韓國嘅名牌市場同以前完全唔同,唔只係年輕嘅20-30多歲,就連10幾歲嘅青少年都成為韓國名牌消費嘅對象!
小編曾經喺中學生去嘅補習社度做過好長時間嘅part-time,佢哋圍埋一齊會講名牌銀包、化妝品,真係嚇咗一跳!今日就同小編一齊睇吓而家韓國年輕一代買名牌嘅情況同原因啦!
연합뉴스
韓國有一個詞語叫「open run」(오픈 런),意思係百貨公司一開門,就衝入去掃貨。由上年開始,韓國掀起咗前所未有嘅買名牌風潮,成日都見到百貨公司嘅名店門口排隊等開嘅人。
뉴시스
甚至有啲人俾錢請人代自己去open run,平均日薪10萬won(約HKD700),如果買到客人想買嘅嘢,會再有貼士(?),合合埋埋可以賺到30萬won(約HKD2100)。
GQ Italia
全球市場調查企業歐睿國際(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透露,上年全球名牌市場減少咗19%,但韓國嘅名牌銷售額反而升至125.420億美元。 今年韓國仲超過世界最大名牌市場之一嘅德國,成為世界第七大名牌市場!有咁嘅變化其實係有原因嘅!
正正係因為嘅被稱為「MZ世代」嘅年輕一代,佢哋嘅名牌消費量大幅增加。 MZ世代係指1980年代 - 2000年代初期出世嘅一代,即係而家10-30歲左右嘅人。
韓國樂天百貨公司嘅20-30多歲名牌銷售額比重,2018年為38.2%、2019年為41.4%、2020年為44.9%,明顯有所增加。 新世界百貨公司嘅20-30多歲名牌銷售比重已經超過一半。
名牌進口車都一樣,舊年名牌進口車喺韓國市場嘅銷量大約有27萬架,佔有率約16%,買呢種進口車嘅年齡係30多歲嘅人,而20多歲同30多歲嘅消費者加起嚟佔咗40%。
更令人驚訝嘅係,名牌消費都影響住10零歲嘅青少年。 大家知唔知BTS有首歌叫《Spine Breaker》(등골 브레이커)呢? 「Spine Breaker」呢個字大約10年前,韓國青少年流行著價值50萬、60萬won嘅northfxxx羽絨時出現,指父母因為要買貴嘅衫俾仔女,做嘢做到腰骨都斷嘅意思。
而家呢個情況比10年前更加嚴重!10幾零就開始想要價值幾十、幾百萬won嘅名牌。
舊年校服品牌「SMART學生服」(스마트학생복)以初高中生為對象進行嘅調查中,有56.4%嘅人表示「曾經買過名牌」。 另外,根據上年專門搵parttime嘅專門平台「打工天堂」(알바천국)以10幾歲同20幾歲年輕人為對象進行嘅調查結果顯示,有33.6%嘅10幾歲年輕人表示有計劃用中秋節(韓國重要節日之一)收到嘅零用錢嚟買名牌。
유튜브 한별 hanbyul
實質上,大部分MZ世代嘅經濟情況並唔係可以負擔到咁多名牌咁好!首先,十幾歲嘅仍然係學生,大部分都未出嚟做嘢,根本無能力買名牌,父母俾錢買嘅情況最多。 一啲係將父母俾嘅零用錢儲起嚟買,或者自己打工賺錢買。 但係2021年韓國嘅最低時薪係8720won(約HKD60),要買到貴價名牌,10零歲青少年就要花好長嘅時間。
20-30歲嘅情況都差唔多。根據舊年統計處MDIS嘅統計,25歲至39歲嘅大學生或大學畢業生中,大約有32萬人係完全冇就業經驗。 最近幾年失業率一直居高不下嘅韓國都有32萬人,係一個前所未有嘅數字。 即使好好彩搵到工,好多都係非正式嘅員工,成日都要擔心飯碗不保。
加上韓國樓價同香港有得揮,一樣貴得驚人,好多20零、30歲嘅人無辦法搬出嚟自己住。 統計處今年發表嘅資料顯示,30歲未婚人口中同父母同住嘅人足足佔咗54.8%。但係就算係咁,隨住年齡嘅增長,越嚟越多人認為應該要有符合年齡嘅名牌產品,小編身邊好多20零歲嘅朋友都用緊名牌。 雖然係靠佢哋自己嘅能力去買,但係所花嘅錢同賺嘅錢唔成比例。
到底點解韓國嘅MZ世代咁鍾意買名牌呢?
韓國MZ世代追求名牌嘅原因
1. FLEX 文化
FLEX文化係指炫耀自身成功或財富嘅一種文化,FLEX本嚟係Hip-hop嘅用語,慢慢成為咗韓國人生活上嘅用語。透過買平時自己買唔起嘅貴價嘢,搵返自身價值,就係FLEX文化。
呢種 FLEX 文化嘅消費符合咗同其他人show off嘅心態。 MZ世代會將自己買嘅名牌up上SNS嚟炫耀自己。如果喺IG hashtag度search「flex」(韓文:플렉스),會發現韓國人up過超過 370,000 個帖係show自己買嘅名牌(截至2021年6月)。
김해뉴스
喺 YouTube度search「名牌開箱」、「名牌haul」等等字眼,會見到好多十幾歲、二十幾歲嘅KOL花費幾百萬、幾千萬won買大量名牌嘢嚟做評論。
好似咁買名牌攞出街、up上SNS等等,MZ世代認為呢啲就係潮!令到買名牌等於身份高貴呢種傾向越嚟越嚴重。
2. 樓價上升導致YOLO性消費
YOLO即係You Only Live Once,意思係唔為未來或他人犧牲,重視自己嘅幸福,追求活在當下。YOLO文化早喺幾年前就喺韓國發揚光大。 有啲人認為最近MZ世代名牌消費增加嘅其中一個原因係YOLO文化。
前面都提到而家韓國嘅樓價貴得驚人,首爾apartment嘅中位價超過9億won(約HKD627萬)。 唔好話首爾,連喺首爾附近嘅首都圈度買樓都係超難。 隨住樓價暴漲,MZ世代意識到,無論自己點努力儲錢,都冇辦法好似上一代咁可以有一個屬於自己嘅家。
根據統計處發佈嘅2019年工作收入結果,20零歲年輕人每月平均收入大約係221萬won(約HKD15,000), 30零歲大約有335萬won(約HKD23,000),40零歲大約有357萬韓元(約HKD25,000),幾乎冇人會覺得單靠工作賺嘅錢就買到樓。
시사저널
所以MZ世代都一致放棄買樓,寧願花錢買自己鍾意嘅嘢黎追求幸福,導致名牌消費呢個現象。 將人工一部分儲起,喺唔會令自己生活水平有大改變嘅前提下買名牌,令自己精神上得到滿足,就是韓國MZ世代嘅心理。
3. 在乎曾經擁有+二手市場興起
헤럴드 경제
近年韓國嘅二手交易市場興起,有好多二手買賣嘅app,任何人都可以好容易咁用一個好平嘅價錢買到好嘢。 慣咗賣自己用過嘅野、買人哋二手嘢嚟用嘅年輕一代,名牌都開始進行二手交易(如上圖)。
MZ世代「不在乎天長地久,只在乎曾經擁有」,所以鍾意買完名牌衫,或者其他商品,享受夠「曾經擁有」呢個感覺之後,就會賣去二手市場,再加少少錢買新嘢。
名牌產品同其他一般二手物品唔同,因為牌子夠大夠出名,價錢唔會跌得太多。 如果係限量版嘅話,甚至可以賣得比買返嚟時候嘅更貴。 呢種消費方式減輕咗買新產品嘅負擔。
造成嘅問題
1. 形成疏離感
第一,冇能力買名牌嘅一羣可能會被排斥,特別係10幾歲青少年以有冇名牌嚟分等級,難以買名牌嘅青少年就會產生一種埋唔到堆嘅疏遠感。
한국일보
真實情況上,喺10幾歲YouTuber嘅「名牌haul」留言入面,會見到「有父幹真係好」、「我連買5萬won嘅嘢都要考慮好幾個月」……呢類嘅留言,似乎好難可以話韓國目前呢個情況係完全正常。
2. 消費兩極化
第二,造成消費兩極化嘅問題。 以前富裕階層買貴價品,低收入階層就買平價商品。 但最近收入低嘅人會儲好幾個月嘅人工,嚟來高價商品,引發消費兩極化問題。
bgf 리테일
為咗買貴價品,會慳買低價生活必需品嘅錢,雖然人均消費嘅金額有所增加,但對韓國經濟反而產生負面影響。
所以好難將最近韓國年輕一代買多咗名牌視為單純嘅奢侈品消費,因為呢種係同上一代價值觀完全唔同,生活變得艱難嘅現實底下,追求個人幸福嘅消費。 當然凡事一過咗火,就會對個人同社會都有唔好嘅影響,所以一定要搵到個平衡。
大家對於買名牌有咩睇法?又講唔講得中大家嘅心聲?歡迎留言分享!
如果有更多想知嘅內容,都可以隨時留言或者dm話俾我哋知:)
Instagram:creatrip.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