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啰,大家好,我们是由韩国人告诉你每日最新韩国资讯的Creatrip。
#2021#韩国失业率
#就业#韩国青年困境
这篇议题比较沈重一点,是关于这个世代的韩国人,也是大部分Creatrip职员所处的年龄层的事。
相信大家都知道,工作机会减少、青年失业率攀升的韩国,为了攻破就业窄门,每个人的履历都必须堆叠得相当完美,才有办法进入好的企业上班。
而2018年数据指出,韩国青年(15岁至29岁)的失业人口达到100万名,占了青年人口的10%左右,数量相当庞大。但直至2021年,这个现象缓解了吗?随著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延烧,没有结束的一天,在这个世代正要求职的青年还有未来吗?
✨点我追踪我们的instagram
instagram.com/creatrip.tw
韩国待业者自杀
2020年12月,韩国讨论区出现了一篇令人震惊的文章〈我似乎知道为何待业者会自杀了〉,引发热议。文中提到自己待业时的感受,连续几年坚持应聘,但不仅在书面审查时就被淘汰,连第二阶段面试都无法参加,自尊心更大幅降低,连见人的勇气都没了。
随著就业困难的情况持续,韩国在台面上的待业者就超过了70万名,大部分都还在努力找工作,但老一辈都只用「不够努力」去解释这样的现象,政府与企业也从未积极解决青年失业问题。
韩国10名待业者中,就有9名因为承受过度压力,而患上忧郁症等心理疾病,做出极端选择的例子更不在少数。
韩国青年失业率
根据统计厅发表的数据显示,韩国青年失业者达30.8万人。以2016年07月为准,青年失业率从21.7%上升至2020年07月的25.6%,而这个数据至2021年07月为22.7%,虽然时隔五年再次下降,但仍是相当惊人的数据。
而2020年的OECD主要国家调查结果显示,2009年至2019年间,多数国家都从金融海啸中走出,但韩国却反而在青年失业率上成长。在金融海啸当时,韩国排名在第5,算是控制青年失业率的前段班,但2019年时,多数国家都走出经济崩盘的阴影,重振就业率,反而韩国不减反增,掉到后段班的20名。
在OECD37个国家中,青年失业率于这十年间增加的国家只有六个,失业率增加幅度比韩国大的国家,就只有经历财政危机的希腊和义大利。
时间拉到2021年韩国全体失业率来看,02月时飙破5.4%,虽然至今一路下降,2021年09月更出现了2.8%的数据,但这个数据是计算「没有在找工作者」。若加入那些不分年龄、正在求职,但苦寻无工作的数据,会变成多少呢?
韩国银行分析,因疫情影响,导致「不自愿放弃求职者」若归类在失业数据里(称为调整失业率(조정 실업률)),韩国于2021年09月的失业率不应该只有2.8%,而是3.7%,仍是相当惊人的数据。
这些数据仍是低估的,如同刚刚说到,韩国政府认定的失业,并不包含靠打工维生的人,或是超过一个月没有找工作的人。若是加入这些数据资料,韩国在2021年的青年失业率将高达22%以上,意思在韩国社会中,5名15岁至29岁的青年里,有1名以上是没有正式工作。
韩国待业者的现实
比起已经出社会有一段时间的待业者,多数企业更喜欢在校生或应届毕业生。以男性为例,退伍后大学毕业约26至27岁(台湾年龄25至26岁),而女性为23至24岁(台湾年龄22至23岁),这样的年纪是四年制大学毕业生最基本的「年龄资本」,也是多数大学生认为最理想的就业时间。
若是2021年02月毕业的大学生,在2020年中甚至今年春天前就找到工作,身边的所有人几乎都会对此给予高度评价。
多数企业的潜默契之一,就是新人年龄最高能接受到男性30岁(台湾年龄28至29岁)、女性是28岁(台湾年龄26至27岁),也因此许多韩国人即使在大学期间出国交换,也会害怕是否会比其他人晚一年半以上的时间就业,而看到许多犹豫不决的情况。
甚至是打工度假、重考、待业时间拉长等等,对年龄就是新人资本的韩国就业现实来说,每个决定都攸关未来的成功与否。
韩国就业职场现实
现在可以说一半以上的大学毕业者都在准备公务员考试,或是曾经准备过公务员考试,除了是公家机关的铁饭碗之外,那种属于私人企业的职场文化,更是几乎在这里少非常多,只要笔试考得好,即使没有特别的经历也能合格。
对正饱受失业率所苦的韩国青年而言,只要笔试、不用经历、不用面试就能合格的考试是非常吸引人的,不过这就需要靠事前补习,才有办法更有效率获得成功。
例如鹭梁津这一带都是补习班,但每年大概只有3%的人会考上,剩下97%要嘛重考或是放弃。
另外,韩国有个不成文的职位称为「实习生」,意指成为正式职员前接受训练的人,实习生活可不是试用期,而是以工读生或比正职更少的薪水,做著正职的事,为期三个月到一年左右,是否通过又要全靠考核与公司想法。
因此在韩国职场中,有非常多当了一年实习生后就被以各种理由表示无法胜任正职,或万年实习生这种现象。
在无法转为正式职员的情况下,许多人的履历都是A公司实习一年、B公司实习六个月,然后再去C公司实习……他们多以自嘲心态看待这样的情况,并自称自己为「万年实习生(由Homo sapiens与Intern组合而成)」。
韩国找工作有多难?
求职平台saramin(사람인)以177间企业为对象,进行去年度下半年的招聘结算,结果显示,竞争率平均为36:1。而这只是平均数字,其他中小型企业、大型企业、公家机关等等,竞争率其实更加激烈,100:1以上的竞争率更是比比皆是。
例如韩国前50大企业名单中,SK Innovation丢出100个职缺,却吸引超过一万名求职者提交简历;而丢出60个职缺的Kolmar Korea,应聘者就多达6,500名。
被称为铁饭碗的公家机关竞争更是可怕,韩国南部发展部(公)招聘84名大学应届毕业生时,有多达11,597人报名;韩国然气安全公社招聘经营与会计时,竞争比率更高达236.5:1,是相当惊人的数据,并一再显现韩国就业的竞争。
求职次数:合格次数 | |
全体 | 7.8:1.8 |
理工 | 8:1.6 |
人文 | 7.6:1.7 |
经商 | 9.8:1.7 |
社科 | 7.1:2.2 |
自然 | 7.8:2.2 |
艺体能 | 6.9:1.3 |
出处:Job Korea
韩国人的履历
韩国大部分的就业准备生都不是以职业或职种作为选择基准,而是以公司作为选择基准,对大部分的人而言,选择职业时最重要的就是「高年薪」、「福利」、「稳定性」等,也因此才会有那么多人想进入大企业工作。
为了进入这些韩国大企业工作,「文凭」就显得相当重要,但可不是单单只有你大学做了什么那么简单,而是就像赌博一样,用这些文凭拼一次入场的机会,跻身一线韩国大公司。不过非常可惜的,是多数韩国青年的梦想就在这样的过程中消失了。
|
|
|
|
|
|
|
|
|
毕业于人人挤破头想考进的大学后,又要累积各种文凭,排队进入大型公司,这就是韩国就业市场的现实,在这种情况下讨论梦想、讨论想做的事,只会让人觉得你不切实际,不过现在也有越来越多人在公司努力工作到30岁后,由于觉得太空虚而选择离职,找寻自己真正的梦想。
随时代变化,待业者的水准自然会上升,但仅是短短22年间,同一所学校、同一个科系的毕业生就产生巨大变化。1992年毕业的德文系学生,当年直接被大企业录取,而他的分数与证照、经历都不比2014年同系毕业生精采。
至于2014年毕业的德文系学生,有著交换生经历与多种证照,多益也高达965,在大企业、公营企业等23处面试中全部落马。
以上是韩国失业率、就业现象等最惨痛并血淋淋的现实,不知道大家看了有什么想法呢?曾经身为就业族群的小编,回想这段日子真的是觉得好可怕……大家有任何想法,也欢迎留言与我们分享。